您暂无未读询盘信息!
全国咨询热线:400-0082-519
華昊动态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華昊动态 > 公司头条

酒多乱人性,贪欢终究短:美国禁酒运动是为了禁酒还是禁住堕落?

所属分类:公司头条    发布时间: 2020-08-22    作者:宋词的物语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非常强调“自由”的国度,美国的历史就是一部追求民主、自由和个人幸福的历史。美国宪法明确规定,个人的权力神圣不可侵犯。但就在这样一个国家,却掀起过一场持续二十年之久的“禁酒运动”,美国全国各地实施禁酒,并且使用法律手段来强制人们戒酒,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

但这场运动确确实实发生了,且涉及到经济、宗教、种族、妇女地位等多个领域,对美国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酗酒之人不敬上帝,宗教推行禁酒运动

严格来说,美国的禁酒行为可以追溯到殖民时期,但在那时候,人们对于酗酒的危害性并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宗教人士甚至将酒看做是上帝给人间的恩赐。因为当时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极高的药用价值,并且还是西部的重要经济来源。

但独立战争之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酒已经不再能成为重要经济来源,人们逐渐意识到酗酒会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一些医生和社会人士开始呼吁人们戒酒。但在18世纪,反对酗酒的呼声依然很弱,反酗酒的群体也不成组织。到了19世纪, 正是美国寻求社会转型的时期,各个阶层冲突不断、矛盾频发,有识之士开始有组织地推动社会改革,加速转型步伐。社会的毒瘤很多,改革运动自然也多,废奴运动、教育改革、女权运动等等都在当时应运而生,禁酒运动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悄然发展起来。

19世纪初期,基督教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发动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宗教人士们批判资本主义工商业伦理,试图通过道德说教和社会改良来消除社会弊病。当时,经济兴盛,酿酒业发达,美国的酗酒人数显著增多,引起了宗教改革派的注意。他们抨击酗酒者,指出酗酒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治安和人民的生活,导致美国犯罪率急剧升高。

“一个酗酒者在未来的基督王国里给公民树立的只能是一个坏榜样。无节制的狂欢即使不是放荡,也是个人行为恶劣、缺乏自控能力的明显征兆。”

与其他教派相比,福音派更注重俗世生活,因此成了宗教改革运动中的中坚力量。福音派教士号召教徒戒酒,宣称圣灵不会拯救沉湎于酒精的酒鬼。他们还指出,酗酒者是包括抢劫、杀人 、家庭暴力等很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斥责将酒精贩卖给酗酒者的零售商们,认为他们破坏了安息日的规矩。

宗教关注的是饮酒产生的道德问题。“过度饮酒会不仅会摧垮人的身体健康,破坏人的理智,摧毁人的良知,消除人对上帝的敬畏感,使信徒对上帝失去虔诚之心,道德沦丧,还导致疾病乃至死亡,对人的精神和肉体都造成极大伤害。”

禁酒的呼声越来越高,基督教通过不断地布道宣传,让禁酒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社会上各个阶层都有人加入到禁酒运动之中。1826年,美国禁酒协会在波士顿成立,并在一年之内开枝散叶,建立起172个分会,吸纳大量会员。1836年,以彻底禁酒为行动纲领的美国禁酒同盟成立,发起了一系列以禁酒为主题的游行和示威活动。、

但这些活动依然只停留在道德规劝层面,并不能对酗酒者们造成太大影响,酗酒现象依然严重。道德规劝收效甚微,人们开始寻求法律援助。1846年到1860年之间,美国共有13个州相继通过禁酒法令。内战结束后,美国禁酒运动进入了顶峰时期,不仅有宗教的道德压制、有法律的坚实保障,各界社会人士也在科学领域找到了让人戒酒的手段和方法。

以科学之名宣扬酗酒危害 ,社会改革派数度辟谣

社会改革派寻求科学方法,通过大量研究证明饮酒确实会带来大量负面影响。1860年以前,酒精对人造成不良影响的观念只是口头传言,并没有科学依据。相反,那时候的美国人普遍认为酒精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工人们将酒当成提神的饮料,医生则把酒当作临床治疗的药物。当时还有个流行观点,认为酒可以作为食物在人体中释放人体所需的热量和能量,因此喝酒之后身体才会发热。

19世纪后期,关于饮酒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讨论甚嚣尘上,之前广为流传的谬论也都被一一推翻。首先,英国..物理学家本杰明·理查德森爵士向大众公布了他的研究结果。结果显示,酒精并不能使人体发热,相反会使人的体温下降。因为饮酒之后,酒精进入血管,麻醉了控制全身的血管神经,致使血管膨胀,血液流速加快,毛孔扩张。这样一来,人体中蕴含的热量就会加速通过毛孔散发出去,散发之前堆积在身体表面,给人造成一种身体发热的错觉。

理查德森告诫人们,寒冷的天气里不要再试图喝酒取暖,尤其是处在户外的时候,因为酒精不仅不能让人保持温度,还会让体内温度加速散失,让人更觉寒冷,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性命。之后,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埃米尔·克兰皮林教授的实验推翻了酒能使人精神振奋的观点。

研究表明,酒精不仅无法刺激人的神经,让人更有力气,当酒精进入人体内时会首先麻痹人的大脑核心区域,并不断扩展,麻痹大脑外围。因此,酒精不是兴奋剂,而是麻醉剂或镇定剂,即使是很少量的酒精,也会迅速抑制人的思维活动和运动神经。同时,酒精也会抑制人的肌肉活性,饮酒者不但不能提神解乏,还会被酒精搞得昏昏欲睡、意志消沉。

长期饮用酒类饮品,会对人的神经造成无法逆转的损伤。数据表明,当时美国约有四分之一的精神案例直接或间接与过度饮酒有关。此外,调查表明,长期饮酒,即使没有过量,也依然会导致慢性胃黏膜炎、肝硬化、肾炎和心脏病等,给身体机能造成不可忽视的伤害。此外,社会改革派还在调查中发现,父母的酗酒嗜好对于孩子也有很大影响。大量证据证实,父母饮酒无度是造成儿童生理缺陷、精神障碍和道德素质低下的祸根。

这些科学知识通过禁酒组织的宣传,在社会上营造了浓厚的禁酒氛围,使人们了解熟悉了酒精对人体产生的为危害,也让人们对于酒类行业和酒精本身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妇女能顶半边天:女性群体在禁酒运动中的作用

酗酒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而其中大部分问题都有相同的受害群体:女性。19世纪,酗酒成风,几乎所有社交场合都能看到大量的酒类产品。酗酒者们一天要喝好几加仑的酒,不仅把家中用来维持生计的钱财花得精光,醉酒之后还时常打骂妻儿。在遍地的酒馆里,酒鬼们打架斗殴、寻衅滋事。从酒馆出来,这些神志不清的人们偷窃、抢劫、强奸,坏事做尽。

“酒馆对于年轻人是陷阱,对老年人是腐蚀剂,是犯罪的邪恶温床,是政治麻醉剂。”

19世纪,美国科技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解放了妇女的地位,为了保护自己、保护家庭,美国的妇女们积极投身禁酒运动,并把挽救家庭和改进社会的使命结合在一起,参加并领导了很多禁酒活动。19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是美国妇女禁酒运动的兴起阶段。在这一阶段,地方性禁酒协会如雨后春笋,数量颇众。妇女是受酗酒危害.大.深的群体,在禁酒组织中成为.活跃、.积极的力量。


妇女禁酒活动的主要地点是家庭,她们积极规劝自己的丈夫和儿子戒酒,牢牢把控家中经济开支,不让任何酒类产品进入家中。她们是禁酒运动中的“螺丝钉”,力量微小但不可或缺,且积小成多,使这一时期的禁酒运动蓬勃发展。

1874年,妇女们吸收禁酒斗争中的经验教训,成立了“妇女基督教禁酒联盟”,势力迅速扩展到全国。她们敢于将破坏家庭的酗酒丈夫告上法庭,勇于捣毁贩酒窝点,为多个州争取到了禁酒立法,对禁酒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妇女基督教禁酒联盟”从禁酒运动出发,逐渐参与到其他社会改革运动之中,废奴、解放童工、争取平等选举权等活动中都能看到妇女活跃的身影,女性自己争取到了进一步解放,地位在社会中也有所提高。

结语

19世纪末美国禁酒运动的兴起和这一时期重大的社会历史变迁有着密切的关联,但禁酒主义者的视野却只局限在酗酒之中,故意回避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不能与时俱进。此外,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新的价值观产生,建立在传统家庭观念和新教教义基础上的禁酒运动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

因此,到了20世纪30年代,物质享乐成了美国社会的追求,禁酒运动中的很多中坚力量受到这股风气的影响,也沉迷享乐,甚至开始反禁酒,轰轰烈烈的禁酒运动逐渐崩解消失。